若使電化學腐蝕發生,必要的前提條件是需要構成電流迴路,以及離子的通道。因此,當兩種不同的金屬連接在一起並浸泡在電解液中的時候,就會發生電化學腐蝕的現象。這種現象被稱作原電池,兩種金屬中較活潑的一個作為陽極,被腐蝕的速度加快,而較不活潑的金屬作為陰極,被腐蝕的速度減緩。兩種金屬可以通過導線連接在一起,也可以直接相互接觸。如果僅僅將這兩種金屬浸泡在電解液中,但是並不將它們連接起來,這兩種金屬的腐蝕速度並不會加快。根據電化學腐蝕的原理,人們設計出了犧牲陽極的保護方法,陽極材料根據電化學活動順序進行選擇。例如,為了保護鋼鐵結構,鋅通常用於作為被犧牲的陽極。這種辦法通常用於保護海上航行的船隻的螺旋槳或甲板。電化學腐蝕的原理在海洋產業中被廣泛使用,同時也被用於其他的水能夠接觸的推進器和金屬結構中。
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電化學腐蝕,例如,陽極的相對大小、金屬種類、所處的環境條件(溫度、濕度、鹽度等等)。陽極和陰極的表面積之比直接影響了材料的腐蝕速度。
電化學活動順序[編輯]
在給定的海洋環境中,亦即溶解有氣體、處於室溫的海水中,根據金屬表面離子結合的強度,一種金屬可能比其相鄰的金屬更活潑或更不活潑。由於兩種金屬之間存在電氣接觸,電子在其中可以移動。越活潑的金屬越傾向於失去電子,而電解液中也將會產生相應的離子流,使得惰性金屬具有從活潑金屬中得到電子的能力。據此可以通過測量產生的電流來建立給定的媒介中金屬的活動順序表,這個表就表示金屬的電化學活動順序,它在預測腐蝕與理解腐蝕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來源--維基百科